2013年曲靖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考试
专业知识 教法技能 大纲
历 史(高中教育岗位)
一、考试性质
曲靖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考试属选拔性考试。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考查、考核考生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按招考录用计划择优录用。因此,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专业知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教法技能”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二者合卷满分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试题类型:“专业知识”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教法技能”的题型为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教法设计题等。
三、考试内容
专业知识
以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结合高中教材知识块,突出大学本科师范类历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及专业主干课程的主要内容,以高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要求为重点确定考试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1.中国的原始社会
2.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3.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4.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
5.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
6.秦帝国的建立和秦末农民起义
7.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8.东汉中央集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9.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
10.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1.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12.五代宋辽夏金时期各族联系的加强和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
13.元朝的大一统
14.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
15.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国近代史
1.鸦片战争
2.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3.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4.边疆危机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5.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而斗争
6.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逐渐高涨
7.辛亥革命
8.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新时期的曙光
(三)中国现当代史
上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思潮社团和刊物的涌现;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众多西方社会理论的传播;《新青年》与《东方杂志》的对垒与论争;《学衡》派的主张;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白话文运动。
2.五四运动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直皖战争爆发 皖系的衰败
5.第一次直奉战争
6.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北伐及其失败
7.中国民主革命纲领制定
8.民众革命运动的发展
9.北洋军阀混战的加剧
1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1.国民革命的兴起
12.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斗争
13.革命势力对直、奉联合政权的挑战
14.北伐战争
15.北伐军攻占武汉后的政局
16.北洋军阀割据局面的结束
17.国民革命时期的文化和军阀统治下的少数民族
18.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内政外交
19.国民党的派系之争
20.工农武装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2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22.中间派别的政治主张及其活动
第三党;国民党改组派;人权派;乡村建设派;中国托派。
23.九一八事变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24.中国抗日斗争的发展 国民党强化统治的努力
25.三十年代中前期的社会经济
2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27.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北上抗日
28.华北事变和中国政局的变化
2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酝酿
30.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1.三十年代中前期的思想文化
32.三十年代中前期的少数民族
3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34.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
35.敌后游击战场的形成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36.民众抗战运动
37.抗日战争相持局面的形成
38.相持阶段的政治军事
39.相持阶段的国共关系
40.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抗战形势
41.根据地克服严重困难的措施
42.大后方的政治经济
43.抗战时期的文化和少数民族
44.中国战区的局部反攻
45.国共两党谋划战后的建国方略
46.抗日战争的胜利
47.抗战胜利后的时局
48.各种政治派别维护和平的努力
49.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被阻止
50.国统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51.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
52.人民解放军开始进攻作战
53.中国共产党筹划在全国的胜利
54.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走向崩溃
55.内战时期的文化
56.民国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
57.国民党的军事主力被歼
5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5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中国现当代史
下编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失误
4.“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5.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世界古代史
1.原始社会
2.古代埃及
3.古代西亚诸国
4.古代印度
5.古代希腊
6.古代罗马
7.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8.拜占庭帝国与东欧封建国家
9.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与奥斯曼帝国
10.朝鲜、日本和南亚主要封建国家
11.中古时期的非洲和美洲
(五)世界近代史
1.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2.封建专制时期的英、法和尼德兰革命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4.北美独立战争
5.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6.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盟
7.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8.1848年欧洲革命
9.英国工业革命
10.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11.德意志和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
12.俄国农奴制改革
13.美国内战
14.日本明治维新
15.资本主义入侵下的亚非拉诸国
16.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
17.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
(六)世界现当代史
1.20世纪初的世界
2.第一次世界大战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影响下的欧洲革命风暴
4.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5.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
6.20—30年代的苏联
7.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
8.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9.走向大战
10.第二次世界大战
11.20世纪前半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2.战后世界的历史性巨变
13.战后国际关系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14.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经济建设
15.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不平衡发展
16.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与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
17.第三世界的崛起与两大阵营的分化
18.世界科技革命的高潮及其社会影响
19.从经济繁荣到经济滞胀的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与文化
20.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革命和发展变化
21.发展中的民族独立国家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
22.由两极走向多极化、合作、竞争和变革的世界
教法技能(历史教学)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总目标、分类目标和内容标准以及本课程采取的模块式组织形态。具体如下图:
必修
历史1 | 历史2 | 历史3 |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
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评价建议。
5.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主要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的原则。
6.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的编写体例及特点。
7.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中学历史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方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类型结构;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因素;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8.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新理念、评价的内容及评价的方法;
9.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1)分析、处理教材技能;
(2)编制教学目标技能;
(3)编制教案技能;
(4)导入技能;
(5)讲授技能;
(6)提问技能;
(7)刺激变化技能;
(8)板书技能;
(9)课堂小结技能;
(10)教学管理技能。
四、考试要求
专业知识
1.考生应具备对基本史实(历史的基本线索、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重大历史事件的时空范围和演进过程、重要典章制度的内容)及相关概念的识记能力。
2.具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对历史重大问题的诸多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归纳、综合、比较的能力,以及对历史发展总趋势理解的能力。
3.具有对历史事实与规律的论述及表达能力。
教法技能(历史教学)
1.考核考生是否初步具备在中学(高中)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组织课外活动和从事教学以及思想工作的能力。
2.熟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明确其各部分内容间的关系及各部分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3.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4.能够依据教学内容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和说课案,进行实际教学。
5.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要求,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学业成绩,指导学生学习,
促进学生发展。
五、题型示例
专业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美国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时,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主要是因为 ( )
A.它幅员辽阔,资源丰富 B.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C.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D.资本和生产集中程度高
3.《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能为上述结论提供事实依据的选项有: ( )
①资本原始积累 ②资产阶级革命 ③海外扩张 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初,在今天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北130多千米沙漠深处,发现了一个深埋于流沙之下1 600余年的古老王国——尼雅古国遗址。尼雅古国在《汉书·西域传》中被称为精绝国。它地处尼雅河的尽头,背依莽莽昆仑,面向无垠沙漠,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向东倾斜。
材料二:1901年1月;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首次来到尼雅。短短两周他即掘获大量的怯卢文(印度西部土著民族的语言)和汉文木简,其中有不少要求配水和对水资源严格控制的记录。还有键陀罗(古印度)艺术风格的木雕,以及玻璃器、铜镜、五铢钱等文物,装了12大箱,运回伦敦。斯坦因的发现使西方学术界为之震惊。尼雅随之成为考察的热点。
材料三:目前在尼雅已发现了150多处遗址。较大居址,建筑面积达一二百平方米,四周用红柳、芦苇围成防护墙,居室多间,可以看出客室、卧房、储藏间、厨房、畜厩之别。而较小的民居,或只有住室一间,与畜厩为邻。在尼雅100多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还发现了引水渠、农田、粟粒、葡萄园、沙枣、杨木和桑林,也见到了羊、马、骆驼的骨骸。在出土文物中不止一见的有木制的锁钥,还发现过一只陶蚕。
材料四:1995年,联合国考察队中方学者发现并发掘出尼雅贵族墓死者已成干尸,保存相当完好。他们以锦绢盖头,身着锦袍、锦裤,上覆锦被;锦纹是汉代统治阶层使用的典型的带有“长乐大明光”“延年益寿”等字样的图案。随葬的还有汉朝丝绸艺术精品锦、绫、罗等,也有颇具罗马艺术风格的华丽毛织物。
材料五:近些些年来在尼雅遺址发现的怯卢文,与斯坦因当年所见的一样,不少并未开封拆阅。它们或有序地放置在休息的土炕炕沿,或藏在陶瓮之中。这些宅邸周围有许多被风沙拦腰折断的直径超过50厘米的胡杨枯树。
——上述材料据1998年第三期《地理知识》杂志中《失落在沙海中的精绝国》摘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方面概括尼雅文明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推测尼雅文明淹没的可能原因。依据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5分)
2、读下图:
图一: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耆英代表清王朝和英国的代表璞鼎查在“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 |
图二: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图为1945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签字仪式。 | |
图三: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英国同意于1997年归还香港。联合声明圆满解决了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问题,也为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请回答:
(1)请你扼要叙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你认为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4分)
(2)第二幅图所反映的战争有人说是十四年抗战,有人说是八年抗战,请根据相关史实对此加以说明:为什么有两种说法?(3分)
(3)指出三幅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分别是什么政府?各政府在涉及民族利益、国家主权的重大问题时,他们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4分)
(4)抗战胜利以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的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结合抗战的历史,说说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2分)
(5)同样是签约,但面对不同的场景,你的内心所产生的感受必然不同。你认为三种场景对你震撼最大的是哪幅?请表达你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5分)
教法技能(历史教学)
一、简答题
1.列出五种适用于历史教学的导入方法,并作简要的内涵界说。
例:事例导入。是指教师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事例,如新闻报道,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二、 论述题
1.什么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应怎样确定重点、难点?
2.课时备课时应考虑从哪些方面对教材内容做进一步处理?如何处理?
三、 教学设计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3—5个课堂讨论问题。
阅读下列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令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延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到秦朝,“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受永昌。”
讨论问题
1.
2.
3.
4.
参考书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现行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
4.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本科)相关教材。